一年一度的电商促销日“双11”即将来临,据中国快递协会预测,今年“双11”的全民“买买买”将给快递业带来超10亿个包裹。短短一周产生并处理如此庞大的物流订单,对电商和整个快递行业来说仍是巨大的挑战。
《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为应对物流压力,不少快递公司开始提前扩充人员数量、车辆、场地,只为打赢这一时期的“攻坚战”。那么,在互联网经济热潮中,传统的劳动用工模式能否经得住这场考验?用人单位会产生哪些“脱缰”之举,又会给自身带来哪些用工风险?记者采访了相关劳动法规专家。
临时雇工也存在劳动关系
经过多年“双11”的“洗礼”,电商在场地建设、设备升级、数据支撑等都已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末端配送的压力仍然存在。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多家快递公司的网点都贴出了高薪招聘快递员的启事,月薪普遍在5000元~8000元之间,有的公司甚至开出上万元的月薪。
一家快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一直在招聘,从8月到现在已经招上来近千人。而储备的临时人员有3000多,这些人包括小时工、短派人员、勤工俭学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就是员工带来的家属和亲朋好友。
但记者发现,因考虑到任务量只是临时增加,快递公司一般不与临时招聘的人员正式办理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电商临时招聘的备货理货等岗位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形。
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原仲裁员孙鹏也告诉记者,在“双11”期间,北京地区的一些快递公司会选择招募临时工或者让员工自行招人的方式补充人员缺口,但大多数临时用工均回避劳动合同。
孙鹏表示,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大多临时用工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还是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的“三要素”进行判定,即劳动关系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下列情形:(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才能认定具有劳动关系。就快递公司招用的临时人员而言,首先,快递公司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其次,快递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企业的管理,从事企业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再次,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电商和快递公司的临时用工符合上述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应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孙鹏说。
在孙鹏看来,如果快递公司想降低用工风险,可以选择劳务派遣或非全日制用工等方式调整用工,既能满足用工需求,又能兼顾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加班工资、加班时长都得合法
“双11”业务量暴增,在人员力量不足的现状下,电商和快递公司不可避免地要组织员工加班熬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公司加班工时超过法律规定,或未支付加班费情形多发,严重侵害到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名在北京干了5年的快递员告诉记者,往年“双11”期间,他们基本上是连续一个月从早晨干到深夜,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很少。“你想想,平时一天也就送100多个件,‘双11’那会儿,每天都要送300多个。”
不仅仅是快递员,负责后勤保障的员工也得超长时间加班。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发现,江苏张家港市法院在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中,某快递公司负责水电维修的工人朱某就自称“双11”期间每天工作16.5个小时。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丹告诉记者,《劳动法》第41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因此,劳动者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也应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按照《劳动法》第44条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费或安排倒休。”王丹说。
不过,王丹也表示,用人单位可以在“双11”期间设计实行三班轮替制,这样既能保证劳动者每天加班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在照顾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同时,又能避免用工强度过大。
企业调岗应先取得劳动者同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规模较小的电商企业,人员结构单一,数量不多,在“双11”期间可能产生临时性的繁重工作,比如货物的揽收、投递等。而用人单位若未充分考虑劳动者的能力条件,单方安排劳动者从事其他岗位工作,如安排客服人员从事货物运送,那么是否合法呢?
孙鹏对记者表示,原则上,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应取得劳动者的同意。
他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这也意味着,工作岗位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就涉嫌违法,员工有权拒绝,如果因此被开除,可以索要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的经济赔偿金。
“但若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根据经营需要可以单方变动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或内容,在兼顾合理性的情况下,临时调岗也可能被认定为合理。所以合法与否关键要看双方的约定和用人单位调岗后是否给劳动者造成履行的困难及其程度。”孙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