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诉求 | 咨询帮忙 | 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职业院校不能充当“包工头”

    0
    发布时间:2016-04-21 09:26
    来源: 劳动午报
    浏览次数:2690
       学生实习既要学得技能又要产出价值,其实是一个需要学校与企业精心安排的过程,而如果职业院校成了实习“包工头”,显然暴露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过于肤浅功利。学生实习不能变为一无所获的敷衍,或只是充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5%的受访者认为,职校学生毕业实习中存在学校以实习“捆绑”学生的问题,56.7%受访者发现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中充当“包工头”,63.8%的受访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唯利是图”。
      学生实习既要学得技能又要产出价值,其实是一个需要学校与企业精心安排的过程,而如果职业院校成了实习“包工头”,显然暴露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过于肤浅功利。学生实习不能变为一无所获的敷衍,或只是充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若想增加实习含金量,需要学校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学生、学校、企业都应在实习中有所收获,实习方能更有意义。
      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应实现互利,使彼此都能受益。作为学生,实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自我、学到技能,那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便应认真努力,避免走过场式的混日子实习,方能有所收获,实现进步。作为学校,安排实习的目的则是为了完成自身教育程序的关键一环,在学生真正步入社会前,为其上好最后一堂实践课,那么,学校就应当在实习环节注重专业对口、实习内容等细节,使学生的实习“名副其实”,发挥出应有的正面作用。作为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商业利益更大化,那么,企业便应为学生设定出一个严密精致的实习计划,使学生的实习过程能有更加高效的产出。如此,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各取所需,同时又互惠互利,这种实习模式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合作。
      为了实现这种互利模式,学校、企业应展开深度合作,增加实习的稳定性、系统性以及含金量。首先,企业没有为学校分担教育责任的义务,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商业利益,因此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不能一味要求企业做奉献,要使其适当地“有利可图”。当实习为企业带来利益,学生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对此,如果学校能与企业深度合作,持续性地为企业提供助力,或者为其输送部分人才,企业从中获得了经济收益或人才招揽的好处,必定对实习更重视更用心。
      反过来,企业和学校若想让学生安心实习,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就必须给实习学生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学习锻炼。企业善待实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学生们创造的价值,还有机会将实习生中的优秀人才招揽麾下,岂不是皆大欢喜。所以,学校与企业应当就实习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及合作,对合作模式、实习内容等进行协调沟通,一定能够找出一条使三方都相对满意的实习之路。
      总之,若想改变职业院校变实习“包工头”的现状,就必须要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利益平衡点,使实习行为令三方都受益。对此,学生需要在实习中认真努力工作,学校和企业则应展开深度合作,协力增加实习的含金量,使实习成为有益三方的和谐过程。


    申诉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调解员频道 | 联系方式 | 单位荣誉 | 关于我们 

    福州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工会、福州高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会工作委员会 联合主办  
    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承办©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591-62330228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上街镇高新大道6号行政服务中心三层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技术支持:议和网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