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网,您可以  填写诉求 | 咨询帮忙 | 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新闻列表  >  新闻详细内容

    涨工资“没感觉”是什么回事?

    0
    发布时间:2014-01-14 09:51
    浏览次数:558

                         

    究其缘由,国人“涨工资没感觉”这种感觉的产生,恐怕源于如下几种因素:

    第一,统计口径有待改进。有例为证:目前通用的职工平均工资,并未包括所有劳动者,而一般只涵括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城镇在岗正式职工。换言之,“统计口径”之外、2/3的劳动者(包括农民工、个体户、私营和合资企业员工等等)并没有被列入“平均”之列。显而易见,对排除在“职工”之外的数量巨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再高,又与我何干?

    第二,工资虽然涨了,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人们的期望值涨得更快,也即工资的涨幅赶不上期望值的涨幅。

    第三,有些人(尤其是垄断国企职工)本来“有感觉”,但出于某种心理,也跟着叫嚷“没感觉”。

    客观地说,此二者都还只是次要因素,下面两种情况也许更重要:

    第四,工资数额确实涨了,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必要开支而言,工资的上涨被消弭于无形。这些“必要开支”包括全线上涨的物价、逐步提高的税负(我国税收收入增速已连续10年高于GDP增速和个人收入增速)、诸多本该主要由公共财政埋单的公共服务等。很显然,在这些开支与工资“比翼齐飞”的过程中,市民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明显增长。

    第五,平均工资虽然涨了不少,可是中低收入群体却没涨多少,难免对摊到自己头上的“平均工资”没啥感觉。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工资节节高”的说法“没感觉”的怪现状,说明关于工资涨幅的统计,更像是一种孤立的数字游戏。在经济结构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口径和思维,虽然“有根有据”,得出的数据却可能存在明显漏洞。


    申诉指南 | 法律说明 | 人才招聘 | 调解员频道 | 联系方式 | 单位荣誉 | 关于我们 

    福州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工会、福州高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会工作委员会 联合主办  
    福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承办©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591-62330228       微信公众平台:ldzytj
    服务地址:福州市上街镇高新大道6号行政服务中心三层
    未经ldzytj.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技术支持:议和网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19023355号-4